加值應用
 坐擁典藏寶庫、開啟無限商機:台灣包裝設計協會黃國洲訪談報導

撰文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圖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坐擁典藏寶庫、開啟無限商機:台灣包裝設計協會黃國洲訪談報導

以京劇的臉譜為素材,加上第三隻眼,作為倒車雷達的包裝,銷售至歐洲國家,華麗的臉譜色彩攫取消費者的目光,加上對東方戲劇的奇幻想像,為商品找到合適的包裝,藉由戲曲文化的襯托,讓人們能夠很快地注意到商品。

京劇

這是台灣包裝設計協會副理事長黃國洲的作品,運用圖像,以強烈的視覺映像述說故事,藉由設計融合商業行銷與典藏影像。我們在2014年初,邀請他與讀者分享過去應用典藏圖像於包裝設計的經驗。

數位典藏計畫的成果與資源,對設計師來說,是個偌大的寶庫。但要如何循著蛛絲馬跡找到可以應用的寶藏,仍有待許多關卡的努力與配合。

黃國洲設計師

「藏品的影像數量很多,實際上要找到圖,真的是要看運氣!」一邊苦笑,黃國洲一邊談起在搜尋影像與授權途中所碰上的難題。

在典藏台灣-聯合目錄底下,搜尋的結果無法直接以影像呈現,需要一頁、一頁開啟,時效性比較弱;關鍵字多以學術研究的角度建置,對一般社會大眾、設計師來說,太過專業,難以親近、理解。以設計的角度來看,完全無法派上用場。「目的不一樣、結果也不同、所需要的功能也不一樣。」:黃國洲強調,在進行推廣時,以大眾的口語來進行,內容才不會過於艱澀,也才能廣為流通為一般人認識、使用。

找到合適的圖像後,授權的訊息是否清楚、明確也是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坊間的專業圖庫公司,會提供低解析度的圖檔提供設計師應用於提案、簡報中,待正式進行設計、製作時,才須付費取得完整的檔案,每一張圖像的價目一清二楚,對設計師、業者來說訊息一目了然,不僅提升效率,更能夠幫助掌控成本。

搜尋、著作權、圖像授權費是目前應用數位典藏資源時很頭痛的三個要素。功能不夠完整、不知道圖像使用後要花多少錢…等種種侷限,成為設計師在應用圖像時的最大難題。

「但是在google上搜尋圖片時,未必有清楚而正確的說明、由來與典故。這是數位典藏計畫的最大優勢。」:黃國洲以此描述數位典藏計畫圖像的潛力。

在提案的過程中,典藏的圖像加上由博物館學者、專家確認過的後設資料,讓設計師能夠更清楚地掌握文物背後的脈絡,如其座落的時間序列、分布的地理範圍…等,讓設計師能夠將圖像的意義與故事融入設計中。所謂「有圖有證據」,就看設計師如何掌握訊息,提煉出成熟的創作語彙,透過歷史情境的營造,讓人們能夠投射自身的情感,進而喜愛產品。

這些資料所具備的獨特性,是一般市面上所找不到的。就黃國洲來看,數位典藏計畫中客家民族、原住民的典藏文物具有相當的潛力。這些文物色彩亮麗、線條形狀都相當的特別;加上文物背後的象徵與傳說,故事性很高。「如果能夠搜尋到一件特殊、可以使用的圖,那就像寶藏一樣!」黃國洲舉在典藏臺灣目錄中所看到的蘭嶼典藏圖像為例,這些影像忠實紀錄了在地的文化與生活,類型多元而豐富,包含了蘭嶼原住民的服飾、捕魚的器具、植物、蝴蝶…等,這些不同時期人文景象的紀錄,可以跨時期的比較,將人、事、時、地、物的訊息,資料的來源,融入在設計中,故事隱藏在畫面背後,讓人看過之後,延伸無限的想像。

藏品推薦

1. 張炳南(1989)。[蘭嶼曙光]。《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0/7f/06.html(2014/02/13瀏覽)。
2. 作者不詳(1994-09-03)。[Acalypha caturus Blume 蘭嶼鐵莧]。《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e/98/2d.html(2014/02/13瀏覽)。
3. 張才(1954)。[坐著雅美(達悟)小舟的探查隊員之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dd/e4.html(2014/02/13瀏覽)。
4. 作者不詳(年代不詳)。[日文標題:豚への給飼具]。《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2/a7/73.html(2014/02/13瀏覽)。
5. 林幸鈺(2005/7/3)。[學名:Troides magellanus Matsumura 1932]。《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6/d4/21.html(2014/02/13瀏覽)。

就如同在《說故事的力量》一書中所提到的:「故事最驚人的力量發生在故事說完後,隨著故事在聽眾心中迴盪、發酵,在聽眾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博物館、典藏單位經過數位化後產出的成果、資源,或者蘊藏深刻動人的故事、或者連結到歷史不同時期的記憶,如果能夠經過產品融入當代日常生活,過往的情節延續、傳承,讓人們從中找到與歷史對話的方法。

從黃國洲的談話間,我們轉換了角度從設計師的應用經驗出發。圖像的應用與推廣應當反映了不同族群的角度與需求。關於教師、設計者、專家學者、學生以至於一般社會大眾如何與計畫發生關係與連結,是未來在推廣上應繼續努力的目標。他讓我們看見自己在雲端上所坐擁的那座寶庫,蘊藏著知識的光芒,唯有經過洗鍊,方能綻放風華。

本文轉載自中研院數文化中心-數位文化電子報第8期(2014.02.14出刊)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544&lid=744

分享文章...
推特 噗浪 Facebook

典藏品快速搜尋...


引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