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性檔案
 字無盡藏:記日星鑄字行中文正體銅模及其字體數位典藏專案

撰文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郭怡棻
圖 /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郭怡棻

字無盡藏:記日星鑄字行中文正體銅模及其字體數位典藏專案

1949年是島嶼動盪不安的一年。百萬軍民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而來,一時之間,來自大江南北的各路人馬湧入臺灣尋求庇護,落地而居,在時代巨輪滾動的間隙下尋找生存的可能。

那年年初,住在廈門從事鑄字業的許鴻璋,有感於戰亂逼近,又聽聞臺灣活版印刷業沒有「上海字」,於是攜帶一套上海楷體銅模與手搖鑄字機,一路渡海到臺北,並開設「風行鑄字社」。開店初期,因著上海字具備傳統、美觀、紮實等特色,不僅成為臺灣官方單位指定採用的印刷字體,亦受到民間業者喜用而風行一時。1968年,風行鑄字社卻因不敵同業的電動鑄字競爭而退出印刷業的行列。

風行鑄字社雖然歇業,卻帶來源源不絕的影響。風行鑄字社的楷體銅模(又稱「字母」)孕育了百千萬個鉛字,印壓在島嶼各種印刷品的冊頁之上,傳遞知識與訊息,當人們輕撫字痕,猶能感受到鉛字躍動的生命。而整批的初號楷體鉛字亦能成為字種,經過修整再電鍍成模,繼續生產成千上萬的鉛字。

隨著時代演進,平版印刷與電腦排版技術逐漸取代了活版印刷,「鉛與火」的重量熱度消退,「光與電」繼而代之。當活字印刷機、鑄字機被工廠淘汰,堆棄在角落蒙塵,坊間鑄字行一間接著一間結束營業,鉛字也只能在博物館裡展示時,繁華的臺北街頭卻還有一間燃火凝造文字溫度與光澤的鑄字行,依舊日復一日地鑄造鉛字。將近半世紀以前,創業老闆張錫齡以「日日生產,日日生財」之意,為鑄字行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日星。

清點中的鉛字

清點中的鉛字

日星鑄字行目前保存有宋體、楷體、黑體三種完整字型,每種字型各有七個大小尺寸,其中初號楷體銅模即由風行鑄字社鑄出的鉛字作為字種翻修而成。在中國使用簡體字,臺灣本地的報社與印刷廠保存的銅模或鉛字不完整的情況下,日星鑄字行保有的銅模與鉛字極有可能是華文世界最後一套正體中文活字。

第二代老闆張介冠

第二代老闆張介冠

曾誓言「即便虧損,只要臺灣還有活字印刷廠持續營運,日星就會一同努力,讓鑄字機的火持續燃燒」的第二代老闆張介冠,為了要讓鉛字成為名副其實的「活字」,不僅堅持繼續鑄字營業,還啟動「活版字體復刻計畫」,號召志工運用數位技術復刻初號正楷字體,並籌組「臺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希冀以民間力量推動設立活版印刷工藝館。

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期間(2007-2012),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曾進行「正體中文正楷銅模及其字體數位典藏計畫」,將風行鑄字社後人捐贈給館方的銅模委託日星重鑄鉛字,再予以數位典藏。相關成果已公開於該館「台灣工業文化資產」網站(網址:http://iht.nstm.gov.tw/index.asp)。

張介冠先生講解鉛字組版方式

張介冠先生講解鉛字組版方式

當前日星鑄字行所保存的楷體銅模與其他字體尚未進行數位化,為保存這份珍貴文化資產,也為了補齊舊有數位成果並賦予新生命,肩負深化活絡臺灣數位文化重任的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責無旁貸,本年度將與日星鑄字行、臺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攜手合作,透過文物拍攝、字體掃描、從業人員訪問的方式,典藏記錄傳統活版印刷產業文化。

縱使夜幕低垂,活版印刷產業的輝煌落盡,天邊仍有一顆日星兀自發光閃爍。我們相信,數位的力量將讓這道星芒持續,熱度延長,後代的人們能從中看到鉛字的光澤、字體的線條、墨跡的暈痕,同時樂於享受及傳遞活版印刷之美。

本中心召集人謝國興主任與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先生討論字體數位化方式

本中心召集人謝國興主任與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先生討論字體數位化方式

延伸閱讀

1、日星鑄字行@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ixingtypefoundry

2、日星鑄字行@部落格 http://rixingtypography.blogspot.tw/

3、本文文字部份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

4、引用本文(不含圖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郭怡棻/字無盡藏:記日星鑄字行中文正體銅模及其字體數位典藏專案 引自數位文化電子報(http://newsletter.as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nid=6385&lid=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