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 - 臺灣魚類
 台灣新鰻初步研究

撰文 / 何宣慶(海生館助理研究員/國立東華大學海生演所助理教授)
圖 / 何宣慶

隨著網路越趨於發達且自由化,現在做分類研究比起過去多了太多垂手可得的資訊。也因為這樣,很多過去要花很久的時間才可以弄清楚的物種,現在幾乎只要透過網路的討論或分享就可以在很短期之內離清。當然,有些競爭也特別容易出現。新鰻屬物種即是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類群,物種雖不多,但是過程也算是曲折。

台灣的鰻形目研究較具代表性的著作為1967年時為東海大學生物系的陳兼善教授與學生翁廷辰所共同發表的”台灣無肢魚類的重新檢視”一文,文中共計記錄了65個物種,包含有四個新種。但在此之後很少人知道這四個新種的模式標本何去何從。直到海生館開館時,將整批標本轉移至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後,本者等人才從這批標本中找出所有的模式標本,並且重新做整理。

陳氏油鰻(Myrophis cheni)即是這其中的一種。但在檢視標本的過程中,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Dr. David Smith率先認為陳氏油鰻應該要被歸入新鰻屬(Neenchelys)之ㄧ種。筆者更進一步發現,McCosker及陳餘鋆在2000時所紀錄的台灣新記錄後鰭新鰻(Neenchelys retropinna)應為陳氏油鰻之次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自此,陳氏”新鰻”的身分才算真相大白。

陳氏新鰻

陳氏新鰻的新鮮標本,採自越南峴港。在台灣屬罕見物種。

近期當筆者在東港採集時,發現兩種相當奇特的新鰻,兩者均具有相當小的。其中一種身體相當粗短,經判斷是為大陸所發表的微鰭新鰻,另外一種則因身體相當狹長,經判斷為新種。

微鰭新鰻

微鰭新鰻為台灣新紀錄種,亦為常見物種,標本採自台灣東港。

正當在撰寫文章的同時,筆者接獲Dr. David Smith通知,有兩尾採自台灣的標本曾被加州科學院的Dr. John McCosker鑑定成新種。因此筆者也力邀兩位專家共同發表。就在文章撰寫接近尾聲時,Dr. McCosker接到日本三重大學的教授本村清志教授的信函,請其幫忙校正一份新種的文稿,其內之新種正是筆者等人正在撰寫的同一個新種。最後幾經協調後,決定將兩組人馬的資料合併共同發表,並將該新種以Dr. McCosker之名,命名為麥氏新鰻(Neenchelys mccoskeri)。

麥氏新鰻

麥氏新鰻的正模標本,採自台灣東港。是東港常見物種。

正當我們認為這就是故事的結尾時,我們也發現早期一尾採自大溪的未知鰻,經鑑定與先前日本所記錄的新幾內亞新鰻(Neenchelys daedalus)無異。但McCosker在1981年描述新幾內亞新鰻的同時,曾提出有11尾標本因為脊椎骨數量與正模標本差異實在太大(多了至少30個脊椎骨),所以他傾向於將這些標本排除在模式標本之外。經過多方比對,我們發現台灣與日本所稱的新幾內亞新鰻應該是另外一個新種。無獨有偶,日本北海道大學的一位研究生也來信詢問台灣是否有該種的紀錄,因為他也發現這個存在已久的秘密!

目前已知的五個新鰻中,就有兩個是台灣新種,經過幾位學者深入研究後,我們發現至少仍有三個新種尚未發表,而後續的發展如何則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台灣所發現的新種新鰻

台灣所發現的新種新鰻,標本採自宜蘭大溪。

參考文獻:

1.Chen JTF, HTC Weng. 1967. A review of the apodal fishes of Taiwan. Biol. Bull. Tunghai Uni., Ichthy. Ser. 6: 1-86.

2.Hibino Y, HC Ho, S Kimura. 2012. A new worm eel Neenchelys mccoskeri (Anguilliformes: Ophichthidae) from Taiwan and Japan. Ichthy. Res. 59(4):342-346.

3.Ho HC, DG Smith, SI Wang, KT Shao, YM Ju, CW Chang. 2010. Specimen catalog of the pisces collection of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and Aquarium transferred from Tunghai University. (II) Order Anguilliformes. Platax 6: 13-34.

分享文章...
推特 噗浪 Facebook

典藏品快速搜尋...


引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