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新知
 凍結在時光裡的大小事--談「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

撰文 / 中研院數位典藏
圖 / 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

「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是運用近代史研究所的「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資料庫」中保存的照片,結合Google地圖介面,所建立一個全新的網站服務。「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資料庫」保存了院內多年來各類珍貴的影像,舉凡院士會議、參訪評鑑、院內會議、院區景觀、院內設備、院區活動等,皆能夠在該資料庫中見到,是見證中央研究院成長與南港地區發展的重要史料。

「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SinicaMemories.aspx

此次結合GIS技術,以視覺化方式呈現的「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使用者可以選擇載入院史照片圖層後,搭配中研院的院區地圖進行觀看,亦可任意選取2~3個圖層進行套疊,並各自設定不同的透明度,便能輕易地將這些歷史照片與不同時期之間地圖進行套疊與比對。透過本系統,不但能夠讓採更生動的方式觀看這些歷史照片,同時也將過去的記憶和現在時空背景進行更緊密的結合。

目前該系統收錄圖層包括:
1945年航照圖
1974年航照圖
1994年航照圖
2007年航照圖
2008年航照圖
院史照片
中研院地圖
Google 3D
Google 地形
2010年衛星地圖

當使用者進入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可見到兩個主要的區塊,包括左邊的功能選單,以及右邊的主地圖視窗,使用者可以從功能表內選擇需要之功能後在地圖區塊內執行。

中央研究院院史照片系統


左邊的功能選單包括「空間查詢」、「圖層」、「測量」、「設定」、「說明」等功能,除了對於本系統的簡單介紹外,其中主要在於「圖層」這個功能。開啟選單中的圖層選項,可見到所有可供載入之圖層。

系統左欄功能選單:空間查詢 系統左欄功能選單:圖層

我們可以選擇載入院史照片和中研院地圖兩個圖層,點選該選項後,便可見到右邊地圖視窗已將兩個圖層的資料匯入地圖之中。

選取及載入圖層


我們可以在地圖中點選任一地標,從放大的地標上,可清楚見到一張院史照片以及圖片的相關資料。以下面這個地標為例,可以見到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先生至中研院參加第十三次的院士會議。

點選任一地標,可見相關院史照片。


此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左邊的選單的調整功能,來調整圖層的透明度,藉由上下交疊的地圖,進行區域今昔的比對。如下圖當我們把圖層透明度調為59%後,可明顯見到右邊圖層變透明。

調整圖層透明度,進行今昔對照。


此外院史照片系統提供任意兩個圖層的時空比對功能。使用者可利用功能表的「設定」內的影像圖層設定來依序決定特定圖層的順序。在可選擇的圖層部份,目前系統已經開放院內所藏之介於西元1945至2008間航照地圖,以提供使用者能夠更完整的了解中研院和整個區域的變化。

藉由「設定」功能設定圖層順序


接下來帶大家看看一些有趣的院史照片吧!

這張照片是1978年7月15日,中研院舉行第十三次院士會議時,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先生在會議中致詞。

1978年中研院第十三次院士會議,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先生致詞。


這張照片是1982年7月8日,總統府至院內巡視,我們可以在照片上看到現任(2010年)的馬英九總統。

1982年總統府至院內巡視,左一(坐)為馬英九先生。


這張照片是1992年7月7日,在中研院舉行的第二十次院士會議,圖片中可以看到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楊振寧院士和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丁肇中院士。

1992年中研院第二十次院士會議,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與丁肇中院士均出席。


這張照片是1992年7月7日,在中研院舉行的第二十次院士會議,圖片中為獲得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李遠哲院士。

1992年中研院第二十次院士會議,圖為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院士。


這是一張很珍貴的圖片,四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一堂。在1992年7月8日的第二十次院士會議中,由李遠哲、李政道、丁肇中、楊振寧等幾位院士共同簽名發起成立「吳健雄學術基金會」。

1992年中研院第二十次院士會議,四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一堂。


看完以上的介紹,您是不是也覺得很有趣呢?原來在中研院的院區裡面曾經發生過這麼多的事呢。趕快來探索看看吧,搞不好在地圖內的某個角落,您會發現特別的驚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