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沒人說鰒魚了

梁幼祥

在譚延闓日記中寫到,在古籍或舊小說裡看到的「腹魚」,講的就是鮑魚,而且是現在所謂的「乾鮑」,但如果把新鮮的鮑魚指作腹魚就大錯特錯了! 在古時,腹魚也稱「明目魚」,中醫師說牠和許多中藥一樣,曬乾過後,療效自然顯露,老人家說這「乾鮑」對「精」、「氣」、「神」均有助益,尤其補腎壯陽。三國時代,腹魚就是名貴的食材,曹操、劉備、孫權都和牠有些故事,篡漢的王莽,聽說每天要吃好幾顆,如果他真這麼吃,用現在營養學觀點來看,王莽一定有「三高」! 腹魚(乾鮑)現在貴得不得了,過去日本清森縣的網鮑、吉品鮑,香港和台灣是最大的買家。物換星移,此刻絕大多數都被大陸的買家高價收購,比黃金還貴了!前些時候到香港的酒樓,點了一客十六頭的來吃,店家拿了一煨製的罐頭鮑來矇我,外型色澤和乾鮑極像,但我用刀輕輕切開後即刻視破,找了店經理,待我把吉品鮑的特徵講完,他自知理虧,更怕我去旅遊局投訴,馬上把那價格差十倍的假貨收了回去。這就是市場反應,假貨多了,識貨的少了! 腹魚光是發乾回水,就是個功夫,發好後,如何用高湯入味更是個學問,那口感和滋味決非鮮鮑、罐頭鮑能比,台灣對鮑魚的認識還是很淺,許多人似是而非,許多餐廳還用螺貝肉來充斥,而絕大部份的人也不懂,吃得蠻開心的,畢竟鮑魚還是得靠富裕來襯托吧!